加大对重大和特色项目的专业化金融服务。加强金融对“项目、园区、企业、乡村”4个领域和现代能源、先进制造业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、民营经济、基础设施、乡村振兴、对外开放8个方面的金融服务,建立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协调调度机制,协调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点对点对接,如继续加大跟踪铁路重点开工项目、奶业振兴、新基建等金融支持服务。 积极落实抗击疫情金融政策,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利率市场化的实质。疫情期间,需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在保持流动性平稳基础上,推动贷款利率下行。要加快推进LPR改革,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,尤其要降低疫情防控企业、民生领域企业及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。要用足用好信贷、保险、基金、证券等多渠道资金来源、多品种融资工具,降低融资成本。 有效运用各项政策工具增加资金供给。进一步发挥好专项再贷款作用,要求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名单企业的对接,加快发放进度,同时严格管理,确保专款**。用好再贷款、再贴现**额度,把再贷款再贴现快速精准落实到位,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、普惠性的资金支持。通过调整融资政策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、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,提升金融供给能力。 确保金融支持政策落到实处。从支持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,到助力实体经济恢复,国家层面部署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措施,如确定了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,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,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等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。我区金融系统要准确理解、快速跟进。要对上多争取资源,对下多宣传引导,抓好贯彻落实,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,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。